要想從一個每天只有10個訂單的小賣家發展到規模上億的企業,只想依靠1個人的手動操作變成100個人工操作,這是落伍的思維模式。
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發展,自動化釋放的人力和效率的提高讓企業發展越來越快,技術成了真正變革的因素。什麼樣的企業才能跟上變革的節奏呢?未來的跨境電商競爭重心會是什麼?
API到底是個啥?有什麼用?
對於出口賣家而言,在電商平台上銷售產品,上架產品、跟踪訂單、發貨、管理庫存等工作都相對繁瑣,但又尤其關鍵。對於發展到一定規模的賣家,如果單純依靠人力操作,在同等的時間成本上,相比於工具產能,單人的效率確實不高。
隨著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產業的不斷發展、完善與升級,越來越多的中國賣家正利用API(應用程序接口)實現物品自動上架、庫存和訂單管理、物流及供應鏈優化、市場營銷分析等一系列功能,通過更高效的運營實現業務規模化發展。
eBay早在2009年,eBay中國團隊開始製定“eBay開發者計劃”,積極在中國賣家中推廣API的使用。2012年,eBay API“精選服務商”計劃正式啟動。5年來,eBay平台每年都會針對不同需求更新API功能。
據eBay平台數據統計,目前,大中華區賣家通過API實現自動上架的商品比例將近70%,比2010年eBay剛推出“eBay開發者計劃”時增長了400%。
eBay大賣家浩方集團市場部經理應晶表示,早在2007年,浩方便開始自主研發自己的ERP系統、廣告系統和其他系統,這套系統大大解放了人力,也讓浩方的業績迅速增長。在她看來,賣家使用API可以節省人力,提高效率,同時降低出錯率。一是可以批量化上線產品,在維護好所有產品信息後,可以把產品一次性上線不同賬號和不同站點;二是訂單發貨自動化;三是客服系統可以自動化,解決售前售後服務問題等等。
此外,使用API有比較明顯的優勢是,可以降低出錯率,因為人工操作可能會有輸錯單號等情況,倘若買家找不到可追踪的物流信息,這也會影響到賣家賬號表現。
“小賣家”也會用到API
只有大賣家才考慮API嗎?小賣家只能徒手幹活?什麼樣規模的賣家適合什麼樣的API?需要投入多少成本?對此,eBay高級產品總監黃超歐表示,如果只是一天只有5個訂單的小賣家,他是不需要API的,用現有的eBay平台資源就可以實現。然而當生意一天有500單的時候,已經無法進行手工操作了,訂單量越來越多的時候,需要有更加高效又標準化的方式,來提高效率。
然而,很多小賣家遇到的問題有兩種,一是不知道有工具的存在,二是知道有API工具,但公司沒有大到可以請工程師來自己開發系統,不知道用哪個工具比較好,也不知道哪些服務商可以信任。對此,黃超歐提到,解決這兩大難題也是eBay正在做的事情。需要大力去推廣好的API服務商,將信息觸及到需要這些服務的小賣家視線。此外,還會針對不同賣家不同階段的需求,以及他們的預算和準備投入資金,來推薦不同的API服務商。
“eBay的角色是一個對接者,一邊有好的API服務商,一邊會看到賣家的數據。如果看到賣家最近的增長不是那麼理想,是不是碰倒瓶頸,會給他們推薦適合的服務商,主要是解決哪些問題,甚至可以有幾個月的免費試用,用得好就會繼續跟服務商合作下去。”黃超歐如此說道。
有好處有也bug
其發展速度也很快,問及對API有何顧慮時,他坦言,有的API服務商跟不上eBay平台更新的規則,反應慢半拍;而作為中小用戶對服務商的的反饋,也會遇到因為體量小而得不到重視的情況;而費用不足以及害怕數據丟失是最為擔憂的。由此看來,API用得好,益處多多,但若BUG漏洞不斷,也是新增隱患。而服務商在服務賣家的技術又是怎麼樣做的?
浩全科技有限公司的強項是刊登功能的API技術,其目標就是中小企業賣家,可以幫助賣家將不同的產品發佈到不同的平台,迅速補貨。目前有5000個賣家使用這款軟件,SoldEasy平台推出3年,使用這項服務的賣家在eBay平台上銷售額共約有10億美金。浩全科技有限公司CEO何名揚表示,“賣家的成功才是我們的成功,所以eBay的新動作和賣家的需求我們都很關注。大眾化的API可以簡化流程,如果賣家提供一些需求,我們也可以去開發一些功能來滿足。更新功能是痛苦的,但改比不改好,及時更新技術,也是機會,不然會被淘汰。”
“優化一個細節,可能可以節省掉2個人的人力。賣家不僅僅是使用了軟件,更重要的是即時跟進的服務。不斷的更新功能,跟上賣家的需求,有些還要超過賣家的需求,只有不斷優化才會得到賣家的認可。”
黃歐超也表示,一個用戶的體驗對於產品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修改的小功能對於賣家而言卻是很大的便利,服務商和賣家怎麼樣設計產品來變得越來越好。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未來的跨境電商高端人才是競爭重點
隨著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的發展,運營人員在跨境電商企業中是否會被削弱了戰略地位?未來的跨境電商人將是什麼角色?對此,黃歐超表示,早期的出口電商,都是人工在做。隨著工具的普及和技術的更新,很多賣家有自己的操作流水線,有自動化的傾向和趨勢。但人在運營或者策略上是必不可少的角色,但是隨著工具、硬件、大數據、AI會效率變快,但這並不代表人在其中的作用會越來輕,反而人的判斷會越來越重要。
他坦言,即便出口電商可以自動化操作了,但賣家的團隊人數是沒有減少的,而且會擴大,這些人會去做更高級更有附加價值的事情,需要的人才是會越來越高端的。可能不需要發貨的人,但可能需要懂技術、市場或者多國語言的人,深入了解供應鏈,深入的發現未來消費者會有哪些需求的人。
對此,林奕章也提到,未來的人才是跨境電商的關鍵。開發者、技術人員和賣家,都是最關鍵的人才。因為技術提供的最後會變成大同小異,比別人做得更好,關鍵還是看人,因為人是不一樣的。“人要有領先的意識,才能精準的抓到機會。別人還不覺得的時候你就看到了機會,別人剛剛開始的時候你其實已經開始規模化了,這個才是最重要的、能決定脫穎而出的關鍵。”林奕章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