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聚】如何讓世界看見台灣?「新人才新思維」打造競爭軟實力! Post published:2018 年 11 月 7 日 Post category:Uncategorized 競爭力,小至個人大至整個國家,無不是用來衡量其發展優勢的指標之一。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17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中, 台灣在63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14,亞太地區排名第3,皆與去年持平,其中,在「經濟表現」及「企業效能」項目評比進步, 而在「政府效能」及「基礎建設」則是退步。再細究「經濟表現」類別中,「國內經濟」、「國際投資」 及「價格」等項目排名改善,然而「國際貿易」及「就業」則分別下滑3及6名。 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2017-201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7-2018)中, 台灣在137個受評比國家裡位居第15,較2016年下降1名,而在亞太地區則排第5名。 評比三大類中的「基本需要」,以「總體經濟環境」上升9名為最,但「基礎建設」項目則是下降2名。 綜合來看,基礎建設類別評比中,包括水資源管理、電力供應、航空運輸等項目皆下滑, 顯示出政府提出前瞻基礎建設的必要性。經濟表現上,國內經濟係因實質GDP成長而促使排名上升, 民眾的實質感受當然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國際貿易部分,由於出口增幅相對他國為低,且出口地區與出口產品集中度較高,排名因而下滑。 2008金融海嘯重創全球經濟,各國央行雖紛紛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政府也推出刺激經濟的諸多方案,可惜動力有限, 無法有效拉抬經濟,各國經濟情勢相當而變成相互制衡。 我國經濟成長有很大部分是仰賴進出口的帶動,觀察台灣近十年的對外貿易依存度 (進出口總額占GDP比重), 自2011年起逐漸下滑,受到全球經濟環境因素影響外,全球經濟結構改變的影響恐是更加直接。 我國一直以出口競爭力支持經濟,比較台灣近18個月與韓國、新加坡、香港及中國大陸的出口情形, 我國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較之亞太地區最具競爭力的香港及新加坡之表現佳,一來與台幣匯率較具競爭力有關, 二來則是韓國、香港受到政治情勢發展之衝擊較大。 另新政府2016年上台後,為推動經濟成長、開拓經濟新局,提出「新南向政策」, 然觀察近18個月台灣與韓、日及中國大陸在東協六國 (馬、泰、印、菲、星、越) 進口成長率,台灣之表現則是不及其他三國, 且在2016年幾乎完全負成長,直至去年11月才開始反轉。 新南向真的讓我們走出去了嗎?想要走進國際台灣最急需改變的觀念其實是「人才」!(作者:胡文正) 原文未完,全文詳見如何讓世界看見台灣?「新人才新思維」打造競爭軟實力! 【更多精采報導,請上《大數聚官網:http://group.dailyview.tw》;《大數聚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dailyview.tw》;《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官網:http://dailyview.tw》;《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粉絲團www.facebook.com/DailyView.tw》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資料: 沒有類似資料 分享連結 Share this content Opens in a new window Opens in a new window Opens in a new window Opens in a new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