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圖來源:Weibo/雷軍
說到「小米」,無人不知曉,馬上聯想到小米手環、小米手機。
放眼望去,小米手環的身影無所不在,從30歲以上的上班族、40歲以上的中高階主管、50歲至60歲的退休潮,
直至60歲以上的銀髮族,幾乎隨處可見人手一支。從第一代衍伸至第二代,更多了螢幕的功能,讓人使用上更為便利。
相較於市面上體感測器手環的性質比,小米出產的小米手環在價格、接受度和基本功能使用等面向上,
是一般大眾都很容易接受的產品,並且都能消費得起,這也使其推出後,快速在消費市場上掀起一股小米風潮。
但小米真正成功的關鍵,不單是倚靠小米手環而成功,其背後有一股力量,不斷的促使小米日異月新。
公司內的特種部隊成員,平均一人的產值,一年可創造上千萬業績。種種驚人的成績,讓人不得不重視與敬佩這家創立不到10年的企業。
本篇文章將帶你來看,小米的進化史,引領小米成功的關鍵是什麼。值得我們一探究竟。
有誰能想到,在7年前,董事長雷軍也曾和十幾個友人同聚在北京銀谷大廈,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就此展開一場革命性的創業之旅。
直至現今,7年的時間過去了,從一無所有開始的小米,在兩年半的時間內,拼命與時間賽跑,並成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
做到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的榮耀,同時也是商業界歷史以來,第一家創辦不到五年,年收入達到破百億美金的企業。
用「創新」尋找小米N次方,積極拓展全球市場
於今年的在中國舉辦的中以科技大會上,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是「創新」讓小米能夠一一的應對時代變化,
並且不斷創新,更賦予小米無止盡的生長動力,持續向前。
2016年,小米在全球共申請了7071項發明專利,並獲得了近2800多項的授權專利,核心技術的創新成為推動小米發展成功的重要因素。
然而,推動小米邁向成功的至關要素,應該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同時,小米也積極用創新在探尋小米市場,根據2017年小米公司在中以科技大會上公布數據,旗下的小米手機在全球市場中大獲好評,
在緬甸拿下官軍銷售寶座,其次是印度,而在烏克蘭與印尼地區更並列為第三名,以色列地區也排上第四名,
這些數據顯現小米不僅在商業模式與核心技術上積極創新,在全球市場上的布局,也奮力拓展海外市場,期望邁進下一個高峰。
複製小米成功模式,投資孵化「小小米」
2013年下半年,小米公司正式啟動了小米生態鏈計畫,快速地孵化出許多擁有著小米基因並複製成功經驗的企業,
藉以驅動小米從一艘「船」變身為「艦隊」,實力不容小覷。
啟動小米生態鏈的動機,是從當時盛行的「互聯網」與「智慧硬體」相繼出現,小米便開始思索能否透過投資的方式,
來孵化一批具有可能性的創業公司,並同時複製小米的成功模式?
因此,從2013年底開始,小米開始從內部調出最早一批工程師,從兩三個人的規模開始起步,開始走向拉起小米生態鏈的投資團隊。
雖然人數不多,但各個都是崗位上最重要的人,由其主導的生態鏈投資,就是從小米公司輸出對製作產品的價值觀、行銷團隊、
企業品牌與經營管理等等理念與行動,進而圍繞著小米自身,並築起一支專屬的「航母艦隊」。
直至今年8月,小米旗下生態鏈公司青米科技有限公司也即將在中國正式掛牌上市,意味著小米的生態鏈模式,獲得成功。
從一艘「船」變身為「艦隊」,小米透過這種「複製成功經驗」的方式打造出一條鍍金生態鏈!(作者:程琪)
本文未完,精采全文詳見「創新生態鏈」打造「爆款」單品!2分鐘帶你看懂小米成功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