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軍接著談到:“中國製造業如果不能真正的自己掌握渠道、打造品牌,不能通過全球開店等做出自己的渠道來,
就不會有競爭力。只有跨出這一步,中國的製造業才能突破瓶頸,能融入到潛質市場,才能有資本話語權。除此之外,只能走向消亡。“
中國製造商在跨境電商的衝擊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傳統的交易鏈從開始的出口商-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等複雜的供應鏈模式進行轉變,
在新貿易鏈中很多製造商以及品牌商從B2B的代工模式一步步邁向B2C模式,直接打造自有品牌面對消費者。
那些還未開始B2C業務模式的製造企業,也加快與跨境電商貿易商合作,更直接快速提供產品給終端客戶,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近年來,從傳統貿易到新貿易時代,有很多的中國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在海外打造自有品牌,成功地從中國製造升級為全球品牌。
戴竫斐總結了三個突出的特點與優勢:
第一,外貿的主導權正在從大型跨國企業的手中分散到更多參與到新貿易的中小企業手中;
第二,外貿從進口方或者以訂單的要求為主,正在轉向以消費者的真實需求為主。導致產品從標準化直接轉向個性化,
我們的企業也必須能夠更快速、更敏銳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第三,品牌再也不是大企業的專利,除了一些家喻戶曉的國際品牌以外,我們在全球市場上看到了品牌的個性化、多樣化和碎片化的趨勢。
新貿易時代,大數據的應用能力提升,跨境電商讓企業有機會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獲得海量的消費者數據以及直接的反饋,
柔性化生產能力對中國製造企業來說成了挑戰,小批量、多批次以及定制化生產將取代傳統模式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另外,從代工和賣沒有品牌的產品到打造自有國際品牌,是一個艱難但又值得探索的過程,品牌的建立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成了製造商的痛點。
企業必須提升其綜合能力應對消費升級以及跨境環境的變換!
亞馬遜“全球開店”, 將為中國製造商提供怎樣的便利?
全文未完,請參閱原文,如有侵權請告知,會盡速將文章下架。
原文出處:重塑供應鏈亞馬遜對傳統製造轉型三個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