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收購Lazada、京東在印尼設電商平台、騰訊投資的Garena開設跨境電商業務……為何東南亞電商市場成了各大電商巨頭的“必爭之地”呢?
在這些巨頭的競爭下,賣家應如何抓住這次機會呢?日前,東南亞移動電商平台Shopee招商總監王小靜分析了目前東南亞的狀況以及賣家進入東南亞市場時會遇到的“難題”。
市場有多大?
Google和Temasek東南亞是全球網絡發展最快的一個地區,在未來的五年中,每天會有12萬新的互聯網用戶,基本每個月就有接近380萬的用戶在東南亞市場產生。據預測,到2025年,東南亞網民的數量大概可以達到4.8億,接近於現在東南亞人口的80%。其中,印尼是東南亞市場人口體量最大的國家,也是接下來在東南亞地區增長最快的國家。從電商業務上看,東南亞的潛力也是非常可觀的。據數據顯示,到2025年,東南亞的電商業務可以增長到880億美元,複合增長率較之互聯網經濟更為可觀,有32%。
潛力有多少?
那麼,東南亞目前整個市場對跨境電商的友好度如何呢?實際上可以從以下幾個相關數據進行判斷。第一是東南亞人群結構組成。目前,東南亞市場70%以上都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一個以年輕人為主體的市場,對於新興的經濟形勢會有更好的接受度。第二是支付。在支付這塊,實際上東南亞市場一開始會有一定的瓶頸,政府和發展前景來說,到2020年的時候,整個網絡支付覆蓋率也可以上升到80%。
當然,東南亞的市場支付的生態仍是是比較薄弱的。據數據統計,目前東南亞25歲以上,有大於1.5億人是沒有銀行帳戶,這個對於電商經濟來說是很大的障礙,特別像菲律賓、印尼、越南這樣的國家,60%到70%的人沒有銀行帳戶。但在Shopee覆蓋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台灣市場,在支付基礎上覆蓋是較好的。實際上,制約東南亞支付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具有規模的線上支付方式,這是目前東南亞市場支付的現狀。
全文未完,請參閱原文,如有侵權請告知,會盡速將文章下架。
原文出處:東南亞市場成必爭之地但背後還藏著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