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泰國社群行銷策略之發展建議

泰國社群行銷策略之發展建議

  1. 亞洲是「Mobile First」的區域,許多消費者者直接越過PC時代,而以手機為主要上網工具,智慧型手機上網更改變了大多數泰國消費者的生活樣貌。超過8成15~45歲泰國女性的生活無法離開智慧型手機,超過9成受訪者睡前的最後一件事是玩手機;三成泰國年輕人(13~22歲)每天上臉書約2~5次,更有二成的重度使用者,一天上臉書超過16次;而一半的年輕人擁有超過180位的臉書朋友,並將「Shopping & Learning」視為Facebook的重要活動。

    Infotainment成為數位經濟浪潮的驅動力,泰國年輕世代熱情迎接數位經濟時代,享受資訊爆炸與分享的樂趣,普遍認為生活變得更能自我掌握、更有趣、更多機會、也更樂意嘗試與接受冒險。

    相較於早期電商時代單純以導流、衝平台流量,關鍵字行銷與各大平台網路廣告為操作重點;社群平台的興起除了改變吸引消費者目光之路徑與手法,更進一步改變行銷策略的目標與內容。社群媒體具有接觸點客製化、內容互動化與擴散效果極大化等特點,與其說是「銷售」工具,不如說是「溝通」媒介,以更活潑、更有彈性、更多創意、更多元、更雙向的平台,提供舞台給廠商,能夠更完整的創造內容並深化與消費者的關係。

    利用消費者喜歡並習慣的訊息管道,以好的「內容行銷」建立與目標客群的認同,並善用親友推薦的「愛屋及烏」信任擴散效應,將有助於將行銷資源最佳化。57%泰國臉書使用者已將臉書視為蒐集產品或服務相關資訊之主要管道,也有116萬家泰國中小型企業在臉書設立粉絲頁,群聚效應將催化更多消費者與廠商加入社群舞台,誘發更多商業活動,從知名度到促銷活動或產品宣傳、品牌形象塑造、顧客關係管理(CRM),甚至商務交易。

    根據普華永道(PwC) 2016年零售報告,泰國消費者直接使用社群媒體進行交易的比例全球最高(超過50%),遠遠超過第二名的印度(32%)。亞洲電商解決方案公司aCommerce行銷長Sheji曾表示,有三分之一的泰國線上消費旅程是透過Facebook、Instagram展開,並結束於Line。

    而Page365共同創辦人Prathan Pop Thananart亦表示,在超過2萬5000名的合作零售商中,80%的交易過程會橫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社群網絡平台,如買家和賣家可能會在Facebook上產生連結,但最後會在Line完成交易並結帳付款。隨著泰國政府大力扶植中小型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加速業務發展,社群經濟對泰國電商市場的影響值得注意觀察。

    社群力量雖強大,但是日益提高之社群廣告成本亦會侵蝕廠商利潤。因此臺灣廠商在規劃泰國社群行銷計畫時,應該綜合考量其品牌在當地市場發展之階段性策略,想清楚策略目的並巧妙搭配不同執行方法。也許需要一些創意社群行銷活動搭配精準的廣告投放以擴大接觸效果,但亦可放長線釣大魚,以清楚的品牌定位持續扮演有特色的「溝通」角色,以精彩的內容規畫與執行來培養自然流量,長期培養消費者關注之習慣,並發揮「分享」效應擴大宣傳效果。Chartbeat最近的研究顯示,人們花在一個網頁的時間少於15秒,如何抓住消費者的眼力或心力是很重要的,如用戶對於圖片和影片都有高度興趣,但一打開頁面看到文字型內容可能就立馬關閉;尤其泰國廣告影片一向注重情緒感染力或是幽默感,打動人心之情感共鳴可創造較高的回應率。

    臺灣廠商經營泰國網購市場時,建議善用上述網路社群對消費者的影響力,如提供當前最流行、最新潮的消費資訊,讓消費者掌握消費脈動;經營產品使用經驗分享主題,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信心進而強化購買慾望;並透過創意的內容行銷有效塑造品牌知名度與形象,與粉絲建立連結。社群網站改變行銷人員與消費者的溝通模式,只要善用社群行銷工具及運用數據分析洞察消費者需求,如粉絲特色或型態、偏好主題或商品,以發掘更為精準的目標市場社群經營策略,就有機會以較低的社群成本發揮更大的行銷效果。而透過在相同社群平台開發其他國家的目標消費者,加速擴展曝光熱度並大幅降低進入新市場的學習成本及風險,也能以更多投資報酬率、更快的速度,積極搶佔亞洲正快速崛起的跨境商務商機。